日前,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17篇作品从近3万篇投稿中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
其中,新哲书院G10谢开妍同学凭借作品《蜂巢》勇夺二等奖。
层层选拔 万里挑一
初选
自2021年5月9日,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在深圳福田启动,截止至2021年10月8日,总计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来稿28300篇。组委会对来稿进行了完善地整理,并邀请文学界、教育界,尤其是科幻界专业人士对稿件进行初评和复评,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慎重评议出206篇作品,包括24篇长篇小说、182篇中短篇小说。
复选
在初选入围206篇作品的基础上,再经过专家层层终评,又评选出以下17篇获奖作品。
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名单
一等奖(3名)
《灯塔》 彭林芳
《石碑》 王艺博
《母神回唱》 宋雨亭
二等奖(4名)
《白色星星》 孙梦阳
《试验品家庭》 戴晨阳
《夏娃失格》莫怀依
《蜂巢》谢开妍
三等奖(10名)
《星溯时光》马凌宇
《莫比乌斯的尽头》俞天一
《星元历》杨昊宇
《忒修斯》于思齐
《勿朽》缪林翔
《夏日永恒》徐西岭
《远航日记》岑叶明
《联合世界轶事》李楚涵
《人格共同体》刘屿希
《人类文明的黄昏》吕珈瑶
专家点评
据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员谢晨介绍,“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是一个纯文学性比赛,难度系数和含金量都很高。比赛面向全国25岁以下青少年,不仅有大中小学生参加,也有已经工作的青年参与角逐,竞争异常激烈。
谢开妍是一、二等奖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谢开妍获得二等奖的短篇小说《蜂巢》,是13000多字的短篇。据其介绍,这是一个关于寻找和自我认知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三个主题,分别是爱,自由,还有对社会发展的未来的思考。
专家点评
✿《蜂巢》尝试了以对“蜂巢”社会的破坏和逃离来阐释生命对自我和自由的追求。小说中的“蜂巢”社会,以蜂巢生存方式隔离的被编号的、符号化的人,诸如写不出诗的诗人,像一束光一样进入蜂巢社会的孩子,都具有颇为深刻的象征意义。
Better Self Better World
腹有诗书与爱
谢开妍毕业于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现就读于新哲书院G10年级,曾获“深圳市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称号;第二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广东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优秀立场文件奖。这次获奖,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对此,她心怀感激,也怀抱了更大的理想,来看看她的内心独白:
谢开妍初中班主任李老师介绍,初中阶段的谢开妍,成绩名列前茅,但从不骄傲自满,脚踏实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升学目标。她内心细腻,善于观察,安静笃定,自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她有深刻的思想,温情的关怀,曾在2020年耶鲁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有关女性受教育问题的决议草案。“她始终坚守着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坚定执着地追寻心中的梦想。”
谢开妍常在小区周边喂养流浪猫,坚持了很多年,《蜂巢》获奖后,她高兴地跟老师分享说终于给自己喂养的那些小野猫们挣了足够的口粮。
老师评价谢开妍是一个文思敏捷,心思细腻,热爱写作的孩子,她善于用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她爱读书,爱思考,这次能够在比赛中获奖,离不开她平时的厚积薄发,离不开她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同时也离不开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这片沃土的培育。
高中选择转入新哲书院就读国际课程的她,必将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去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Better Self Better World
新生代的科幻文学
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指导,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旨在更好地推动多出科幻文学精品、多出科幻文学创作人才,尤其是培养青少年科幻作家,推动青少年科幻文学的可持续发展。评选活动自启动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和全国青少年的积极响应。
科幻文学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具有深刻而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当代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科学幻想的边界;另一方面,科幻文学又能以未来之眼,站在高于现实的另一个时空维度中对现实进行深度的观照和剖析,从而为当代发展提供某种指引,为正在演进中的社会实体赋予某种进步的潜质和可能性。近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迅猛,涌现出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一批杰出的科幻文学家。
未来十年将是青少年一代登上科幻文学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必将以自己崭新的面貌掀起新的科幻高潮。目前,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已进入编辑出版程序,让我们期待在获奖书系上与谢同学的作品见面!
Better Self Better World
400-8030-326
深圳新哲文院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塘头大道13-66号 深圳新哲文院
新哲文院微信公众号